2014年9月8日 星期一

中秋不用烤肉,但怎能沒有月餅?

           

對我來說月餅就應該是甜的,因此每年家裡收到一堆(人神共憤的)肉燥綠豆碰時總是感到無比失望。
今年特別慘,在還沒離開就已經開始想念台灣食物的這幾天,家裡收到的竟然都是葷月餅,前陣子發在instagram上的加賀屋日式月餅好吃歸好吃,但就是四不像。最令人傷心的是連做蛋黃酥做到幾乎出師的舅媽,今年也無視上百筆親友訂單決定休息。
原本想說算了,一年沒吃到傳統中式月餅又怎麼樣呢?但心中那一小塊任性又孩子氣的部分卻不受控制地每天以小音量吵著鬧著。在中秋節這天我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和同樣愛吃的老媽忽略家裡那些不受歡迎的庫存,首度自行購入月餅,一家三人在晚餐後大快朵頤,不再受限送禮者的口味。
家附近有家遠近馳名的王師父,每年中秋必定大排長龍、為了製作月餅停產其他麵包。印象中國小時常在放學後和媽媽去那裡買吐司,但之後大概至少已十年沒踏入這間小小的店面了,據說受餿水油事件波及今年他們少了點生意(店門口貼了告示,特別說明使用的是紐西蘭安佳奶油),但在中秋即將過完的今天下午,客人仍進出不斷。
王師傅的招牌是金月娘,稍微打散的碎裂蛋黃,混合爽口的豆沙,不像市售蛋黃酥那樣甜膩又油吱吱的;而看似無華的綠豆碰內餡豆沙紮實、充滿了純粹的綠豆香氣。最重要的是兩者的外皮都酥脆易裂,卻神奇地不讓人感到油膩,配上老媽泡的東方美人茶,簡直連最後一小塊碎屑都想要吞進肚裡。
話說前陣子被嗆去了英國後應該很難再發什麼食物照了,因此決定把握機會發最後一篇foodporn騷擾大眾,順便記錄一下最近吃喝百無禁忌的罪惡日子。

2014年8月26日 星期二

Masters of Sex(性愛大師)

身為一個照三餐看影集的人,雖然不比真正的專家,但自認看過的作品也算不少了。
Masters of Sex(性愛大師)這部影集一直在我心目中擁有很高的地位,但我一直鮮少向朋友推薦。除了說出口時多少有些尷尬的中譯名之外,還得顧及朋友平日觀影的尺度、價值觀開放度(以及和我的熟稔程度.....)
但在艾美獎頒獎典禮剛結束的此時,我真的再也不吐不快,如此傑作怎麼可以被淹沒呢!



事實上,雖然Maters of Sex雖然劇名聳動、被列為限制級,但除了以「性」為主題之外,尺度其實一點也沒有大家想得那麼大,如果你看習慣了野性的Game of Thrones,可能還會覺得它是清粥小菜、過於唯美。Masters of Sex的劇情改編自真實故事,描述六零年代的婦產科醫生 Dr. William Masters(一代性學大師)和他的助手Virginia Johnson共同主持性學研究的顛簸過程。這個研究以招募志願者、觀察人們性交過程中的心跳等等「實驗」作為研究方法,在當時引起很大的爭議。
女主角Virginia Johnson作為研究助理,承受了比男主角Dr. William Masters更大的壓力:她擁有所有不見容於六零年代的特質--離婚、單親媽媽、獨立自主、享受開放式伴侶關係,此外,還標新立異地認為女人應該擁有自己的事業、可以選擇將工作排在第一。「就讓公主離開王子吧,或讓公主去拯救王子,有什麼不可以呢?這也是有可能發生的啊!」這是Virginia向她著迷於"Princess"形象的女兒說的話。
她沒有高學歷,但卻有縝密頭腦,因此多數同儕(無論男女)都嫉妒她的能力,又對她所從事的研究感到鄙夷(男人研究「性」都已經不太被接受,女人研究「性」更是下賤),但她仍堅持抵抗不友善的眼光,成為Dr. William Masters研究的最佳左右手,兩人共同完成了一項至今影響深遠的研究,也發展出一段關係。

2014年7月10日 星期四

《尋祕街拍客》( Finding Vivian Maier)


《尋祕街拍客》( Finding Vivian Maier)


約翰馬魯夫、查理希斯可  John Maloof、Charlie Siskel 
2013 | 美國 | DCP | B&W/Color | 84分

2014 柏林影展
2014 全州國際電影節


展期還沒結束,但我幾乎已經可以確定《尋秘街拍客》( Finding Vivian Maier)是今年台北電影節最喜歡的電影。
這部記錄片說的是Vivian Maier的故事,她是一位神秘的攝影師,在一生中不間斷地用鏡頭記錄周遭的人事物,但卻從未向任何人公開自己的作品,她以當保母、幫傭兼管家為生,沒有家人朋友、從不與人交際,最後靠獨居在芝加哥一人孤單終老。
沒有人知道這位偉大藝術家的存在,直到2007年一位年輕的歷史研究生John Maloof找到她留下的十萬捲底片、數百捲膠捲,發現了這些驚人的創作。

大概是因為我對Street Photography很有興趣,當初一看到手冊馬上就把這部《尋秘街拍客》加入必看片單,進電影院前連預告片也沒看。電影由John Maloof擔任陳述者,重述他依循線索、尋找這位無名街拍客的過程。他訪問與Vivian來往的雇主、尋找她位於法國偏遠山村的幼時故居,帶領觀眾進入這位神秘攝影師的人生。

"What do you do?"

"I'm..... sort of a spy."
總覺得Vivian Maier就像是一個隱形在街頭的社會學家,默默用黑白人像攝影記錄50-70年代的世界,她個性古怪、詭僻、封閉,憤世嫉俗,在拒斥他人的同時寂寞得發狂。儘管如此,我卻只在她的攝影作品中看到了溫暖的愛--那是一種對各個族群、種族毫不偏袒的關懷與包容。
Vivian Maier可能在早年受過創傷,因此她偏激的行為曾被她帶過的小孩心中留下了陰影,例如捏著小孩的鼻子強迫他們把盤中食物吃光、禁止他們買光鮮亮麗的玩具等。令我驚訝的是,這些孩子在長大成人後受訪時所表現出的態度,他們並未記恨,反而都設身處地思考Vivian的處境。或許是純真的小孩感知到了所謂「面惡心善」,因此能將她少數行為上的惡,消化詮釋為「內心黑暗的一面」吧。

Vivian Maier早期的黑白攝影力道強勁,後期的彩色照片色調溫暖,出現在其中的市井小民,無論微笑或哭泣、失神或憤怒,都能令觀者感受到強烈的人性動能。John Maloof和他的團隊為Vivian Maier架設了網站,將她的作品依照主題、黑白或彩色分成數捲呈現,也為她出了實體的攝影集,甚至設立了獎學金。
http://www.vivianmaier.com/


如果可以的話,真的很想再好好欣賞一次這部紀錄片,可惜它並不會在台灣上映,只能期待國外版的DVD發行了。


2014年6月30日 星期一

《拳面迎擊》(Wolf)



《拳面迎擊》(Wolf)

金泰爾胡杜 Jim Taihuttu 
2013 | 荷蘭 | DCP | B&W|  122分

2013 聖賽巴斯汀影展青年評審團獎
2013 荷蘭影展最佳劇情片導演、男演員、美術設計
2013 奧斯汀奇幻影展


老實說,第一眼看見《拳面迎擊》(Wolf)這片名時,我一點都不感興趣。但在看過精彩的預告片後,就完全被吸引了。

《登峰造極》,到《燃燒鬥魂》、《勇者無敵》,拳擊電影不乏好片,但已經幾乎看到膩了。所幸《拳面迎擊》並不是一個「街頭混混將打架天賦應用在拳擊然後證明自己」的狗血故事,事實上,它根本不是一部拳擊電影。
《拳面迎擊》全片採用黑白攝影,給人很強烈的視覺印象,非常適合它陰暗、暴力的氛圍。主角是一位住在荷蘭的摩洛哥移民,以偷盜為生、打起架來像一隻獅子,透過他的視野看世界,自然會對所謂「街頭暴力滋事份子」有不一樣的想像--他為什麼非要不務正業、走歪道?為什麼拳擊比賽時裁判喊停了卻仍將對手往死裡打?把人揍扁到底是什麼感覺?「不知道,我只是必需這樣做。」

正如原文片名「Wolf」,主角給人一種如狼一般孤獨、自我的印象,遊走於黑白善惡間的朦朧地帶。而到底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呢?我想這是這部電影提出的問題,也是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導演透過鏡頭,不加修飾地呈現了暴力的本質之惡,卻出乎意料地不令人反感,反而能令人對主角的無奈、痛苦、身不由己產生共鳴。看完後我聯想到了《奧斯卡的一天》,同樣描述處於社會邊陲的犯罪人物、同樣提及種族間的不平衡,不同走向的故事,卻都能觸發觀眾的情緒。再講講現實層面的賣點好了:饒舌音樂配上黑白畫面,很有震撼力;主角演員為了本片持續一年一週打五天拳擊,再加上飲食控制,從肉肉的身材練出六塊肌,很帥又演得好!簡單來說,《拳面迎擊》要刺激有刺激、還能欣賞美麗肉體,值得一看!



2014年6月27日 星期五

徐州路21號,以及周邊的光影與香氣。


或許是因為大學畢業,或許是因為距離離家的日子只剩下不到80天,最近內心一直有一股感性又懷舊的能量,想要把眼前所見的美好與醜陋全部以有形的方式留下來,把台灣和台北好好封存在腦海裡。

因此無論是在路上看見什麼有的沒的,或吃到什麼好吃或難吃的東西,我都會忍不住拿起手機拍照,如果心血來潮、有閒情逸致,就在instagram和tumblr上打上短短的小記。

雖然文字紀錄總是趕不上快門,但幸好圖像對我來說是最好的記憶媒介,只要看見照片就能回憶起當下的一切,可以重新以文字咀嚼當時的感受。

姑且就從徐州路21號的社科院周邊附近開始,補齊這些東缺西少的日記吧。



齊東街



自從大三忠孝新生通車以來,只要沒有瀕臨遲到,我都會捨棄善導寺,多花五分鐘延著如巷弄般安靜的臨沂街、齊東街走到社科院。
曾經在這條路上承受夏天可怕的豔陽,以及冬日的淒風苦雨,但無論天氣如何,我總會一邊欣賞路旁美麗住宅的花草,一邊告訴自己停止像個俗人一樣不斷猜測這一區的房價。兩年來我看著上圖左側的米黃色樓房從建築工地的鷹架,漸漸變身為素雅的新宅,從開始販售到出現住客的身影,心中悄悄夢想著有一天也能在如此新舊交雜、卻不顯得世俗紛擾的地方定居。
再往前移動一些便是小而不美的齊東公園,說它不美,是因為真的太小,連二手煙都無處躲避,但小公園內美麗的綠樹仍然為齊東街增添了不少蓬勃的生氣。


我常常站在這黑色的鐵門前偷窺屋內。玄關處的鞋櫃風格優雅,正好搭配其上古典的擺飾,書櫃擺滿書籍,立式鋼琴的影子隱約躲在暗處。我總是想像會有個可愛的小女孩從裡面走出來,穿著紅色的背心裙內搭白色襯衫、腳踏擦亮的黑皮鞋的那種。可能我被故事的刻板印象綁架太深了。

一直非常喜歡門口這兩輛腳踏車,還總是想像著假日屋主一家人騎著它們翻山越嶺的畫面。

2014年6月26日 星期四

《盲》:一場北歐式的想像馬拉松



《盲》(Blind)

2014 台北電影節  未來之光

艾斯基佛格 Eskil Vogt
2014 | 挪威/荷蘭 | DCP | Color | 96分

2014 柏林影展世界電影大觀單元最佳歐洲電影
2014 日舞影展最佳劇本
2014 伊斯坦堡國際影展最佳影片
2014 哥本哈根國際影展最佳影片


或許世界上最殘忍的事情不是一無所有,而是曾經擁有,卻被殘忍地剝奪。《盲》所講述的便是這麼一個造化弄人的故事,主角英格麗在失去視力之後足不出戶,在無法重拾生活的情況下,逐漸陷入自己的想像與幻覺中。導演艾斯基佛格延續之前劇本作品《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的風格,以驚人的情緒張力推動劇情,逐漸打破平和的假象,讓觀眾在不知不覺間被拉入主角的情緒世界。

雖以不幸的命運為題,《盲》卻不是那種引人同情心氾濫的電影,反而像一副度數正確的眼鏡,讓身為明眼人、卻經常看不清自己的我們,發現內心深處和主角同樣的寂寞盲點。



電影以主角英格麗的一天拉開序幕,每日丈夫出門上班後,她會泡一杯茶坐在窗前,一整天與電腦、收音機及耳機中的金屬音樂為伍。英格麗看似沒有異樣的日常風景,總會在丈夫關上門的那一刻分崩離析,白日過多的空閒讓她疑神疑鬼,寂寞與自厭啃食著她的內心,她幻想丈夫偷偷回來偷窺自己,幻想自己對丈夫不再有性的吸引力,幻想丈夫躺在自己身旁時卻用電腦談網戀。

「唯有藉由不斷地想像,視神經才不會衰退。」失明的日子一長,英格麗開始害怕失去想像視覺畫面的能力,因此強迫症似地敦促自己不要停止想像。她創造出了艾納和艾琳兩個人物,以腦海為舞台,推演他倆的人生戲碼。艾納是一位有焦慮症的中年宅男,經常偷窺著美麗的鄰居艾琳;來自瑞典的艾琳則剛剛離婚,為了孩子留在異鄉,卻找不到生活重心。事實上,艾納和艾琳都是英格麗的化身,各自代表著她心底不同的恐懼,「孑然一身」,則是三人共同的特徵。



隨著劇情推進,紊亂的敘事線、瞬間改變的場景,宣告英格麗的內心開始走向崩潰。她逐漸喪失了現實與想像間的分野,腦海中角色的境遇,開始與她自己的交互重疊。艾琳變成了她的化身,突然失明、卻又有了身孕;艾納則被丟棄在一旁,成為一個憂傷的局外人。英格麗以幾乎惡整的態度,恣意玩弄著艾琳與艾納的命運,像是小女孩玩膩了芭比娃娃,便一把扯下她的頭髮、剝光她的衣服,發洩了內心的不平、恐懼與怒火,卻更加深陷於自己的思維,無法自拔。最後,她再也控制不住筆下人物,內心的衝突終於在現實世界迸發,點燃了與丈夫爭吵的導火線。

《盲》劇情結構卻與尋常電影不同,英格麗從頭到尾都沒有踏出家門一步,卻以想像力為動能,每日在自己創造出來的世界中來回遊蕩。欣賞這部電影,就像參加一場思緒馬拉松,觀眾被主角拽著一同奔馳,最後再也分不清孰真孰假。遊走於真實及虛幻的主題,令我不由自主地聯想起《紐約浮世繪》主角在腦中虛構出的劇場世界,以及《倒帶人生》中主角以數個假設支線重組命運的故事,相比之下,《盲》則更聚焦於平凡人的日常生活,以及每個人都有的內心衝突,使人目不轉睛、全心投入。

《盲》不會令觀眾流下淚水,但卻能令人產生巨大的共鳴。或許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隻寂寞又容易受傷的野獸,當我們多愁善感、脆弱不堪時,常下意識地選擇張牙舞爪的外表;當遭遇挫折,我們也多少會陷入自怨自艾,藉由想像他人背叛自己,得到自虐一般的快感。最終,唯有自己拉自己一把,才能走出情緒深淵,正如電影的最後,當和煦的陽光灑落在白色窗框一旁,英格麗終於與丈夫在現實世界重新展開對話。

人生,一如《盲》這部電影的北歐風格一樣,冷冽與溫暖的色調同存,有烏雲蔽日之時,也有放晴的一天。







2014年6月23日 星期一

《直不了的男孩》:在主流價值洪水中,與自我拉扯





《直不了的男孩》(Bad Hair)

2014 台北電影節   年度精選

瑪麗安娜瓏童 Mariana Rondón 
2013 | 委內瑞拉 | DCP | Color | 93分

2013 聖賽巴斯汀影展最佳影片
2013 多倫多影展


在一個保守壓迫的社會中,不符合主流價值期待的小男孩,面對親情與自我的天平,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直不了的男孩》陳述的議題或許並不稀奇,但導演採取寫實的拍攝手法,以小男孩朱尼爾的視角出發,在大螢幕上呈現出委內瑞拉的社經背景及潛在問題,使它在眾多酷兒電影中,能不流於俗。

《直不了的男孩》取景於委內瑞拉首都卡拉卡斯,對於較少接觸中南美洲電影的台灣觀眾來說,這裡的城市風景絕對令人感到新奇。龍蛇混雜的集合公寓、擁擠的公車、汽車喇叭不斷的壅塞道路……導演大量運用卡拉卡斯都會區的日常片段,作為銜接不同場景的橋樑,營造出煩躁、壓抑的氛圍,令觀眾立刻感受委內瑞拉社會無形的壓迫感。

主角朱尼爾的溫柔及直率,則和令人喘不過氣的背景形成強烈對比。和一般男孩不同,這位捲髮男孩心思細膩、觀察力敏銳,對籃球沒有熱情,卻喜歡唱歌跳舞,天天和唯一的女孩玩伴一起作著選美夢。從影片一開始,觀眾便可以感受到朱尼爾對「美學」的執著,他躺在浴缸中試圖享受泡澡,講究餐桌上恰如其分的擺盤,期盼吃到朝思暮想的炸香蕉,與母親共度愉悅的早餐時光。他最大的目標是成為一位「有一頭美麗直髮的歌星」,片中出現好幾次他在浴室鏡前與捲髮纏鬥的場景,滑稽的動作中流露出孩童特有的執著,為主題嚴肅的電影創造了不少笑聲。


2014年2月16日 星期日

《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La vie d'Adèle - Chapitres 1 et 2)



從去年金馬至今期待了三個月,幸好它不負期待。

看完之後仔細回想,發現電影中最重要的片段其實是兩人熱戀時互相拜訪對方父母的兩場戲。調性不同的兩張四人餐桌,預埋伏筆地指出兩人關係及兩家價值觀的不平衡:Adèle勉為其難學習吃生蠔,暗喻之後在Emma壓倒性的才華之下不知不覺喪失自我,成為較弱勢的一方;而Emma不得已地用「哲學家教」而非戀人的身份出現,Adèle對出櫃的保留態度一直到最後都是她內心最大的疙瘩。
現實雖殘酷,但卻是這部電影最美、也最令人共鳴的地方。相愛不一定能相守,無論靈與肉再怎麼契合,要維持複雜的兩人世界都是另一個挑戰。

我喜歡導演最後以Emma的畫展作為兩人故事的結束,Adèle細心沐浴、戴上耳環,穿上美麗的藍色洋裝,前往展場向頭髮早已不是藍色的Emma致意,兩人平靜微笑著互吻雙頰說聲”Ça va?”,短暫逗留後Adèle先行離去,點了根菸默默走上街道。對觀眾來說免不了有些惆悵,卻為一段美麗深刻的關係作了合理又文明的結尾。會場中仍掛著以Adèle為模特兒的作品,就像Emma最後說的”我不再愛你,但你會一輩子擁有我的溫柔”,或許十年後當兩人不期而遇,仍能成為彼此特別的摯友吧。

hahaha其實我從頭到尾最認真看的是Léa Seydoux的湛藍雙眼和笑起來時的門牙縫,她好美啊已戀愛:///)




《春日光景》(Quelques Heures de Printemps)


我就是那麼一個感性的影迷,多數時候只用直覺看片,只要一句能引起共鳴的台詞、或一個富有深意的鏡頭,便能馬上被取悅。(例如《白日夢冒險王》中Sean O’Connell那句”Beautiful things don’t ask for attention.”,以及Walter Mitty在冰島火山旁騎單車的美麗場景)
因此我無法確切形容為什麼我會喜歡《春日光景》這部電影,只知道女主角臉上每一條堅毅的皺紋都令我動容。
在丈夫去世多年、唯一的兒子離經叛道之時,她仍堅持以嚴謹的態度打理自己擁有的生活。我喜歡看螢幕上她戴著老花眼鏡拼拼圖,手法俐落地削蘋果做果醬,每天早上起床都用兩條毛巾洗兩次臉、仔細梳理一頭銀髮。看她即便只有自己一人吃飯仍用心煮食,用「料理」、「烹飪」來當動詞都顯得太過矯情,「做飯」才是最恰當的詞語;她煮的東西不如印象中繁瑣精緻的高級法菜,也並非能那種能給人溫暖想像的鄉村家常菜,在她鍋裡的那些真的就只是一般的食物,說不出菜名、看不清食材,卻隱約能判斷它們的豐足有味--一大杓番茄燉肉、有些焦黃的長豆,佐棍子麵包,便是簡單無比的一人或雙人晚餐。
她令我想起了去年暑假在尼斯遇到的民宿女主人,她來自蘇格蘭,年輕時曾在西班牙、美國當仕酒師,後來返鄉照顧臥床的母親三年,母親去世後她為了躲避英國寒冷的天氣輾轉向南方移動,被甩、走出情傷,最後在尼斯買了間單層樓的公寓,開了只有三個房間的民宿。每天早晨她都先出門餾狗,然後在轉角那家麵包店買可頌,回家烤得香香的叫醒住客;早餐她與旅客交談,晚餐則一人坐在小餐廳中半掩著門,擺好簡單杯盤用餐、獨飲幾杯紅酒,偶爾撫摸坐在腳邊的狗。
兩個女人都讓我看見了一個人生活的可能性,就像《春日光景》的女主角最後自己選擇在瑞士美得懾人的山景中正面迎接死亡一樣,非比常態模式,可能有些孤獨,還要忍受周遭異樣的眼光,但確實可行、不可悲,而且令人肅然起敬。